前言
在股票市場中,股票價值通常反應兩件事情,第一點反應市場與投資人情緒的”估值”以及第二點是反應公司獲利能力”每股盈餘(EPS)”,因此簡單來說透過計算”估值”x”每股盈餘(EPS)”就可以估算股票價格,而”市場與投資人情緒”可以由市場前瞻本益比代入,而公司獲利能力則是以預估的EPS代入:
目標股價 = 前瞻本益比 X 預估每股盈餘(EPS)
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不過其實要真實量化市場情緒以及正確的預估公司未來的獲利能力對於非專業機構的散戶來說並不是簡單的,儘管對於真正的目標股價沒辦法做精準地預估,但只要能夠掌握股價方向,就如同站在順風口,戴維斯就能帶著你飛。
戴維斯簡介
戴維斯通常指稱戴維斯家族,而戴維斯家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該家族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今天與本文題目有關的是第一代戴維斯家族立業的創始人Shelby Cullom Davis,也就是”戴維斯雙擊(Davis double play)”的創始人,戴維斯畢生從38歲到85歲47年來的投資生涯中,將5萬美元本金翻到了9億美元之多,提出了許多經典的投資哲學。
戴維斯人生中最為人稱道在保險業上的投資故事完美體現了「戴維斯雙擊」的核心概念,戴維斯在1950年在保險類股PE只有4倍時買進,而在10年後市場給予保險股的PE已到了18倍。也就是說,假設每股收益為1美元時,戴維斯能以4美元左右的價格買進,隨着公司盈利的增長,當該類股或該公司的每股收益開始增長並達到8美元時,保險類股市場逐漸成為投資者猛烈追價的標的,但此時追價的投資人必須用「18×8 美元」的價格買進,此投資案例讓戴維斯賺進的了數十倍的收益,首先戴維斯賺進的是市場投資人對於該公司估值的提升的倍數乘上公司獲利能力的提升,因此戴維斯雙擊效應是不容小覷的。
從上述故事中,投資獲利看似簡單,但其實細品後,除了戴維斯雙擊效應所能帶來的巨大收益外,還有一個大問題是如何找到被市場低估以及未來獲利可期的公司的方法?不過這不是今天主要要探討的題目,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戴維斯家族的投資偉業及投資想法可以先行參考戴維斯王朝,目前好像只有簡體中文版本,不介意的讀者可以買來看看,未來我打算結合書中概念並應用到真實的投資場景中,待累積一些經驗與成績後再來和大家分享。
戴維斯雙擊與雙殺
我們先來講講戴維斯雙擊,從上述的故事中,戴維斯第一擊是估值擴張,當市場金融狀態穩定、社會經濟持續成長或是產業及公司前景看好時,投資人對於未來金融環境”樂觀”看待,此時投資人會提高估值也就是給予更高的前瞻本益比,而戴維斯第二擊來自於公司開始實現獲利增長,因為獲利的提升,因此投資人對於進一步的提高股票目標價格,因此當市場走向樂觀時,投資人理當順勢而為,讓戴維斯雙擊帶著你飛上天。
相反的,當市場或產業走向逐漸走向悲觀時,投資人首先會先降低估值將資金從股票及金融商品市場撤出,由於估值降低因而股價價格開始下跌,此為戴維斯的第一殺,接著當社會開始真正進入景氣蕭條或下行區間,公司及產業的獲利開始受影響而下滑,此時因為公司獲利能力下降,投資人繼續賣出股票,此時股價進一步下跌,此為戴維斯第二殺,因此當市場走向悲觀甚至進入經濟蕭條時,戴維斯效應帶來的雙重下殺,是投資人須謹慎提防的。
結語與個人見解
戴維斯雙擊與雙殺如同一把雙面刃,若是投資人的選擇與趨勢同向,投資人將能夠嘗到甜美的果實,而如果投資人與趨勢反向,投資人將遭到戴維斯雙殺效應重擊而損失慘重。
回到投資的現實面,投資當前時代的趨勢產業並找到好的產業及公司標的是投資人一輩子的功課,當新的產業開始興起,投資人及市場情緒或將被點燃,並給予該產業非常高的估值,甚至是到本夢比的階段,此為戴維斯的第一擊估值提升,再來如果該趨勢產業獲利能夠跟的上,將替投資人帶來戴維斯雙擊第二擊,漲勢或將持續;另外另一項投資人必須時時刻刻關注的還有金融環境的變化,當金融環境從寬鬆走向緊縮格局,抑或是當世界格局開始變化而提升投資風險時,戴維斯的第一殺將隨之而來,再來如果金融環境持續惡化,投資人必須慎防第二殺的到來,而當第二殺來臨時,或許也是手握現金的投資人機會呢!